新华社华盛顿2月27日电(记者谭晶晶)中国科研人员主导的国际团队26日在美国《科学进展》期刊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研发出一款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实现多种图论问题的量子算法求解,有望应用在数据搜索、模式识别等领域。
国防科技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山大学、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中国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与多国科研人员合作,采用硅基集成光学技术,设计并研发出这款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能够实现多粒子量子漫步的完全可编程动态模拟。
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强晓刚表示,该芯片首次实现了对量子漫步演化时间、哈密顿量、粒子全同性及交换特性等要素的完全可编程调控,从而支持实现多种基于量子漫步模型的量子算法应用。
据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教授蔡鑫伦介绍,光量子芯片技术采用微纳加工工艺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大量光量子器件,是实现光量子计算机大规模应用的有效途径。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吴俊杰表示,随着芯片规模及光量子数目的增加,该芯片的计算能力将快速增长,但实现真正实用化的量子计算仍需克服一系列技术挑战。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15 / 10月
27 / 07月
11 / 07月
19 / 02月
04 / 07月
15 / 12月
29 / 06月
16 / 06月
07 / 03月
07 / 04月
20 / 11月
26 / 11月
头条
标签
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