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咸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艰辛历程,有一条线索我们不能忘记,这就是对咸阳精神的深情追寻、不懈探索、反复陶冶。在咸阳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的2015年,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人文特色,首次提出了崇德包容、尚法创新的咸阳精神。
崇德包容、尚法创新的咸阳精神,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咸阳标识,是咸阳这座城市历史和现实相融通的精神根脉,是千年文化蓄积、沉淀、凝结、升华的城市魂魄。咸阳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市民,成为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载体和倍增器。
在我市波澜壮阔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咸阳精神在实践中不断走向具体化、实践化、深入化,激活了赳赳老秦人的精气神,让全社会正能量凝聚、新风正气劲吹!
崇德成为咸阳人的品质,市民素质拥有了丰厚的道德滋养。以全国道德模范呼秀珍为代表的“咸阳好人”“蒲公英效应”不断伸枝展叶、开花结果,“快递小哥”“暖手女孩”“光膀哥”一时成为“网红”。从爱岗敬业到诚实守信,从友善待人到孝老爱亲,从志愿服务到善行善举,小事构成生活,小德成就大德,已成为咸阳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包容成为咸阳人的胸怀,全社会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咸阳以全民共享的大理念、大手笔,建设大民生、大环境,坚持每年办好一批惠民便民实事,咸阳湖二期、市民文化中心相继落成,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使得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安宁、更加舒心、更有尊严!
尚法成为咸阳人的遵循,公序良俗根植于社会。在创文进程中,咸阳开展了以文明交通治理为重点内容的公共秩序治理,“车让人、人让车”蔚然成风,在全社会各个阶层和人群当中树立讲规则、守秩序、尚法治的风气和习惯,群众法治意识和行为普遍增强,倡行法治,开展普法宣传,形成了“法治咸阳,平安咸阳”的浓厚氛围,市民安全感提升。
创新成为咸阳人的路径,激活追赶超越新动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跳起来摘桃子”,倒逼城市治理不断创新,数字化城管形成网格化、精细化运行机制。咸阳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电商示范工程,扶持壮大众创、创客等新业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创新贯穿一切,引领风气,正成为咸阳发展的第一基点、第一动力、第一路径。
一座城市,有没有形成、凝结出具有标志性的城市精神,反映着这座城市文明发展的自觉程度。实践证明,只有在理性和实践层面形成客观、全面、清醒的文化自觉,才会产生目光深邃、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西部融媒 www.xiburongmei.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651292478@qq.com】
阅读:0
必看
04 / 10月
29 / 04月
11 / 04月
21 / 07月
22 / 04月
11 / 08月
10 / 04月
07 / 12月
30 / 11月
12 / 06月
01 / 08月
08 / 05月
头条
标签
热榜